時間:2008/1025
地點:實驗劇場
劇名<<新人新視野—untitled# + 蛋的未來>>
Untitled#沒有抬頭
首先,取劇名真是一大學問,不知道這齣戲是先取了英文名字還是中文? 我想應該是中文吧,「沒有抬頭」讓人聯想到「沒有把頭抬起來」然而英文則是很直接地想作是「無標題的」。
整齣戲從進場開始計算的前十分鐘最好看,先是台上放了吉他和效果器,還有MIXER讓我很開心,因為老是覺得在劇場最重要的是臨場感,然而音樂音效也要有臨場感,這樣最爽,恕我使用那麼淺薄的字眼,但我想沒有什麼比爽字更明白了。再來好看的是,用了一組可拆解的椅子,和燈光,就把整個捷運車廂的場景換了好幾個鏡頭,空間的自由度很精采,只可惜就這麼一下下,就這麼一下下就玩完了,本來期待接下來還可以玩些變化,這一點算是大遺憾。
佾玲用獨白演完四十分鐘,其中除了講故事,還唱了歌,我想這整齣戲演下來佾玲一定很爽,噢不是,是很過癮,滿滿的表演快感,但是觀眾呢? 上舞台的音樂演出顯得可有可無,最後用效果器做了LOOP然後人就走了,然而「沒有抬頭」真的是「沒有標題」。
因此我翻開節目單,「Untitled#沒有抬頭打破分門別類的工作方式,由個人經驗下手發展…..」好吧,我想大概知道剛剛到底看到了什麼,很可愛,但是敘事性,或是美感,總得擇其一去發揮,我不介意看到沒內容的戲,那至少要夠精采,我不介意看到很悶的戲,那至少要有深度,我不介意看到一出劇院就忘光的戲,那至少要夠美或是音樂夠好聽,我也不介意看到看不懂的戲,那至少要有感動。
蛋的未來
來自尤涅斯科的劇本,真的很荒謬喔,一開場就像是個喜宴的場景,年輕男女不停的接吻,雙方父母卻是心急的不得了,到底在急什麼?當然是傳宗接代啊,然後我才明白爺爺死了,他們有香火延續的問題。
全戲不斷地大吼大叫,一群人忙來忙去,蛋要變成什麼?革命家,數學家,諾貝爾,憂鬱症,躁鬱症…?還是變成蛋餅? 很多很多的蛋餅?
因為很荒謬,所以沒有什麼對或錯,也沒有什麼好或壞,看到台上的人很滑稽可以好好笑一笑,我想這也是一齣整個劇組很過癮的一齣戲吧! 大家可以好好想一下要如何整對方,然後盡情的推擠、大叫、摸奶、喇舌、歇斯底里到最高點….。
<<蛋的未來>>的演員新舊面孔夾雜,一些精緻度的問題在這裡都變成蛋餅,好多好多的蛋餅。
結語
以「畢業五年內」為主要對象的「新人新視野」系列演出,創作者雖然都很年輕,但不代表在劇場的經歷淺薄,不過由於這是一個屬於他們個人的舞台,所以免不了有點像是「校外畢製」聞的到血氣方剛的熱情,嗅的到新鮮新視野,期待這些可愛「新」人下一次可以帶來怎樣的「新」作品。
這一次五百元的票價,我想是有點太貴了,雖然我拿到的是七折的票,三百五十元,我還是覺得勉強,就當作是贊助吧。
1 則留言:
左一
寫得很好啊
很久沒看到新文
很期待啊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