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為什麼,早午餐這件事情突然竄了起來,比下午茶更加流行,開了許多早午餐餐廳,還有本來賣咖啡的,也要增加早午餐菜單。
尤其是我所居住的板橋,平時有在看食記的同學們應該有發現,板橋啥都沒有,就是大腸麵線跟早午餐特別流行,真的百思不得其解,尤其是週末看到一條一條的排隊人潮,就有種反胃的感覺。
我本身並不熱衷於早午餐,甚至到了有點討厭的境界;因為,本來就每天都要吃早餐的嘛,稍微晚起,就晚點吃,晚點吃,就變早午餐,那然後呢? 還是早餐啊,就是美而美、美之城、美式早餐屋、拉亞漢堡、蕃茄村.....以上這些不是現在流行的,流行的是那種有著咖啡廳般,從雜誌裡走出來的裝潢場景,然後用白盤子盛裝著,分散陳列的培根雞蛋麵包美生菜,搭配一杯冰紅茶,賣你189元;但一樣是培根雞蛋麵包美生菜,到了美而美、美之城、美式早餐屋就會變成65元,就好像是投胎投錯了地方似的,讓我這種憤怒的平民百姓很看不下去。這就是我討厭早午餐餐廳的地方。

隨便放一張吃沙拉的照片看起來比較符合早午餐的話題。
後來我輾轉知道,原來有人週末要去哪裡吃早餐,除了菜色之外,還會考慮到「好不好拍」這點,但最近新開的店,很多也只是IKEA家具擺一擺而已,說是裝潢也沒有多特別多厲害;而且整本菜單看來看去,就還是燻雞、鮪魚、培根、檸檬雞、西西里雞、薯條、貝果、全麥麵包這些去早餐原料供應商可以直接叫到的菜色,根本稱不上是料理,卻賣到快兩百塊,這樣怎麼都說不過去啊! 之前有次去師大附近,經過一家新開的餐廳,女孩很熱情的在門口介紹,我一時心軟就進去用餐了,果不其然,賣的東西也是那幾樣半成品組合肉品夾美生菜蕃茄配麵包,用餐結束後,熱情的女孩問我對餐點有沒有什麼建議,我抱著一點都不期待的態度說:「呃....我覺得你們可以想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料理,不然走到哪都在吃一樣的培根潛艇堡」女孩馬上激動地回我:「喔我們的料理都是自己做的,如果要賣別的話,恐怕要用調理包,但我堅持不用調理包,一定要現做.....」講了一大串,他還是聽不懂,他做的不是料理,是拼裝,是拼裝!!!
小麻雀隔壁的好初早餐每天都要排隊,但我卻一點也不會討厭好初早餐,因為你把所有的菜單拿出來比較,好初就真的很不一樣:牧草鵝堡、土魠魚鳳梨堡、南瓜溫沙拉、印度阿三厚押餅(也就是咖哩起司厚押餅),即使也會使用燻雞這類常見的材料,但搭配洋芋,很明顯是有經過仔細設計的菜色,絕不是用那種複製貼上搞出來的餐廳。既然是開餐廳,重點就是食物,你的商品就是食物,無法用嚴謹的態度做出商品跟人家換錢,是很不OK的!
而且人家好初早餐吃飽飽頂多也才一百出頭而已,為什麼可以那麼看得起自己,賣到快兩百或是超過兩百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