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開店筆記: 為什麼要開店?

最近好像很多人開店。

一開始想要開小麻雀,純粹是想為自己找一份工作,我和竹竿到處接案、送貨、擺攤、網拍,幾乎醒的時間都在工作,竹竿更是只有在出國的時候才有休假,而我也出現慢性疲勞的症狀,這一年來確實感覺到這樣的生活品質真的太差了,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撐不下去,便開始思考可以改變的方法。

到底要如何兼顧自由與基本的生活需求呢? 而且需要找一個方式可以繼續使用到60、70歲,所以不能是風吹日曬的工作,資本並不雄厚,又刪去了一些選項,而自由又關乎到人生觀的問題,假如選擇一個可以暴利的行業,但並不符合自己的理念,那樣也不行,必須要考量到窮人的心情才行。因此,最後我們想到一個,就是二手店。先從二手衣物、包包、鞋子開始,大家可以把家裡堪用、但用不著的衣服配件拿來變賣,也可以在我們店裡買到狀況良好的二手品,二手衣的好處是,價格比較划算,不浪費,也不容易撞衫。還會賣一些獨立設計師的手工作品,但不會以這部分為主,畢竟已經有很多店在做設計精品了。

接下來也想在店裡辦小型表演,靜態展覽,有錢的時候買台投影機,也許可以放電影給大家看,把小麻雀變成大家的秘密基地,或許也可以是窮人百貨公司?

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

關於文具

從小就對文具有點小偏執,不過沒人知道:P

國小時就讀有錢人小學,有錢的同學們自詡自己很懂,所以他們都會買文具店裡很貴很騷包的東西,而我家境平凡,記得小二剛轉學進入私校時,第一天上課剛好是美勞課,我媽站在教室外從窗戶看我上課狀況,看到大家都用嶄新的48色彩色筆,而我是用一個鐵盒子,把許多盒畫爛的彩色筆當中,比較有水的筆挑出來,放到盒子裡湊著用。其實我本來沒有發現的,新學校已經讓我很緊張了,沒想太多,是後來放學時,我坐在媽媽的吉普車裡,她說要帶我去買新文具,我本來的那些好像太爛了,然後我們到文具店,買了彼得兔24色彩色筆,還有玉兔鉛筆一盒,蜻蜓牌橡皮擦。而削鉛筆機不用買,因為在家裡削好再帶去就好,不會被看到。

小學三年級時,我到何嘉仁書局找自動筆,當時很流行搖一搖筆芯就會跑出來的那種自動筆,不過我覺得還好,有跟同學借來試搖,感覺手感不佳,還是想買比較傳統、比較紮實的款式,第一次挑的時候沒有買,但有看上一枝35元黃色的,不是可愛型,而是「專業感覺」的自動筆。對小學時候的我來說,35元還滿不少錢的,看了第二次,還是決定買下來。那枝筆一直用到我國中,國中數學老是考零分,補習班老師還不收學費要我繼續學不能放棄,我邊哭邊用黃色的自動筆寫著算式,怎麼樣也算不出來,老師很溫柔,但我還是不會。數學沒有進步,那枝筆不知怎麼搞的就弄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