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話說,這本書大概拖了半年才真的去把它買下來,然後讀完。
然而這本書是我這一次閱讀障礙後,讀的最順的一本書,可說是我的正露丸、我的暈車藥、我的中將湯…。
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咧?
首先我遲遲沒有開始讀這本書的原因是,前些時候我無聊下了一個決心,就是只要是英文原著的書籍,都要購買原文版本,以增加英文閱讀的量,不過曾經讀過英文系讀到吐血導致對於英文閱讀一度反感,又加上公館地區的原文書店遲遲沒有進口這本書,在博客來網站上又看到中文版本有打七折,這樣太誘惑了,所以經過這場走三步退兩步,說穿了就是懶惰又貪小便宜,我終於在一次購物慾發作的時候,在上千元的購書帳單當中,買了這本書。
捧著重重的一落書,我開心地拿起這個黑色底、桃紅印刷、還有透明書腰的<<往下跳>>跑去摩斯漢堡吹冷氣閱讀。
(中文版的包裝實在很合搖滾少女的口味,雖然書本的美編並不是挑書的考慮重點,但是有設計感的東西就是會讓人喜歡。)
應該很多人是從約翰庫薩克主演的電影<<失戀排行榜 HIGH FIDELITY>>中認識NICK HORNBY這個頑皮的(落魄的?)英國佬,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大概是怎樣的一個人,雖然我並沒有去google求證有關NICK HORNBY本人的相關資料,但我也能想像這個喜愛搖滾樂,喝啤酒,看球賽,愛講髒話,愛抱怨但又不是真的那麼憤怒的男子。他筆下的人物經常麻煩纏身,身邊都是蠢蛋(又不是真的很討厭的那種),然後不斷地喃喃自語,用盡各種髒話和挑釁的語言陳述事情(不過又甚少真的與人樹敵)….這種頹廢的角色態度集結而成就是這本:
<<往下跳>>
全書的開頭就是在跨年夜當晚,四個不同年齡背景及困擾的人剛好都想要自殺,於是在高樓屋頂不期而遇,他們的共通點就是”想自殺但又不是真的想死”,很矛盾吧,但又很寫實你不覺得?
整本書由四個人的獨白輪番接力而成,反正他們最後都沒有死就對了。
看這樣一直都在抱怨的書,會忍不住把自己跟其中的人物作對照,因為我也常常在抱怨,搞的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一樣,然後用盡各種方式和機會大耍脾氣,雖然從來就沒有因此得到回饋,但就是非得如此才爽,一種很典型的任性: 也就是自我中心、心理不平衡。
好玩的是,書中的這四個人雖然不爽這個世界,卻利用人性的假善以及對八卦的好奇,以謊話換取媒體供應的金錢,因此過了近九十幾天的遊手好閒(他們說他們在思考) ,甚至還跑去旅行,害我都開始懷疑一件事情了:
有時我會說,任性不是籌碼,不可以耍性子向人要求好處,但是就是因為耍了性子,輾轉用到好處,很複雜吧,簡單一點就是利用人性,或者說:
其實繼續憤怒、繼續煩躁下去也沒什麼不好吧!
只要找到與生活的抗衡點,我的脆弱我的執著也是我的特性。
看完之後還滿爽的,畢竟我開始欣賞自己的缺點。
噗哈哈。
看完之後還滿爽的,畢竟我開始欣賞自己的缺點。
噗哈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